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历史 > 黎城历史

黎城历史

关键词:黎城历史,黎城名人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
黎城,春秋为黎侯国。汉、三国迄两晋,为潞县也。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(450)废潞县,置刈陵县,县冶设于今李庄乡古县村,为黎城境内建县之始。隋开皇十八年(958),更名黎城县,此为以黎城名县之始,从此与潞城各自为县。唐初,先属韩州,后属潞州,隶属河东道;天二年(905)改为黎亭县。五代唐复为黎城县。宋属河东路潞州,天圣三年(1025)迁县城于原县治东南4公里的白马驿,即今县城;熙宁五年(1072)并入潞城县;元右元年(1086)复置黎城县,自此县名历代不改。金属河东南路潞州,贞三年(1215)升涉县为崇州,黎城属之;贞右四年(1216)崇州复为县,黎城仍归潞州。元属晋宁路潞州。明代中前期属冀南道潞州,嘉靖八年(1529)升潞州为潞安府,黎城属之。清属冀宁道潞安府。

  1912年(民国元年)废府,以道承省统县,黎城属冀宁道。1930年(民国19年)废道,直隶于山西省政府。1937年(民国26年)山西确立专署 ,署黎城属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。1940年(民国29年)将三区偏城、宇庄等54村划出,设立偏城县。1941年(民国30年)91日,晋冀鲁豫边区抗日民主政府成立,属太行行署四专署。1943年(民国32年)1031日,为适应抗日斗争形势需要,为黎城为黎城,黎北两县;1945年(民国34年)115日复合为黎城县。1948年(民国37年)9月,华北人民政府成立,属太行三专区。

1949101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,恢复山西省建制,黎城属长治专区。19591月长治专区改为晋东南专区,1979年改为晋东南地区行政区署,黎城仍为其属县。1985430,国务院撤销晋东南地区,实行市管县体制,黎城划归长治市管辖。

黎城名人

  冯奉世(公元前?—前39年),字子明,西汉上党潞(今黎城县七里店村,汉时黎城属潞)人,战国时上党太守冯亭之后。

  武帝末,冯奉世选为郎官。昭帝时,因功补为武安长,后失官。时年30余,始刻苦攻读《春秋》和兵法。数年,通经史,明韬略,经前将军韩增推荐为军司空令。

  元帝即位,冯奉世为执金吾。上郡属国归议胡人叛。奉世将兵追击,代为右将军典属国,数岁,为光禄勋。

  汉永光二年(前42年)秋,陇西羌人叛汉。元帝召见丞相、御使大夫、将军等共谋对策,大小群臣,均无所措。右将军冯奉世挺身而出曰:“羌虏近在境内叛乱,如不立即讨伐,无以威制远蛮,臣愿率军讨之。”元帝问用兵之数,奉世请发4万。丞相韦玄成曰:“今民安定,时艰岁凶,宜休养生息,1万即可。”奉世进一步奏曰:“正因天下灾荒,武备废驰,羌虏才敢于轻启边事。以万人征讨,战不能胜,徒于弱于敌;若以4万之众,一举而决,诚国家长远之计。”元帝命冯奉世率12000人西征。至陇西(今甘肃省西部)分兵屯白石、临洮、首阳三地,又派两校尉率兵分路争夺有利地形,救护民众,结果出师失利,两校尉被杀。奉世鉴于敌强我弱形势,立即绘制地图及兵众部署速奏元帝。请增兵36000人,方足胜敌。元帝启奏,大为震惊,即发兵60000助奉世。10月,援兵到达陇西。11月,奉世依照部署率所有兵众,分路合击,歼敌数千,余皆远逃。次年2月,奉世班师回京。更为左将军,赐关内侯。年余病逝。

  冯奉世为西汉名将,历武、昭、宣、元4帝。在西汉统一大业上,战功卓著。有9子、4女,子皆有名当世,长女媛入宫为后,深受元帝敬重。

  冯奉世墓在本县石羊坟村西,尚留残迹。清道光二十四年(1844)仲秋所立“汉关内侯子明冯公之墓”碑,现存县文博馆。

  靳荣藩(17261784),字价人,号绿溪,黎城麦仓村人。出生诗书之家,聪慧好学,博览强记,通读经史,清乾隆九年(1744)中举,十三年中进士。

  乾隆二十二年(1757),任河南省新蔡县知县。到任后,正遇灾荒。靳荣潘亲自监督发放救济粮物,且细心查阅历代度荒救民资料,根据实际情况,对百姓有利且力所能及的事一一兴办。使灾民度过了灾荒。

  乾隆二十四年(1759),任河南乡试房考官,评卷公正,批点认真,深得工部尚书朱圭赏识。乾隆三十年(1765),调任龙门知县,不久又调任迁安知县。该县满族旗人常因差役摊派与当地居民发生纠纷,历任知县因惧旗人,积案久拖不决。荣藩到任即着手查阅案卷,制定“旗三民七”的差役摊派制,明文公布,严令执行,旗民悦服,纠纷平息。

  乾隆三十三年(1768)升任蔚州知州,到任后建立文蔚书院,发展地方教育事业;动员民众开渠引水灌田,兴办水利。蔚州西部多山,每年雨季山洪暴发,民田被冲,苦不堪言。经实地勘察,周密规划,发动民众近山取石,筑成高9尺、长370丈的石砌大坝,消除了水患,保护了民田,州民称为“靳公坝”。乾隆四十三年(1778)在遵化知州,四十八年(1783)任大名府知府,次年病逝,享年58岁。

  遗著有《吴诗集览》20卷、《吴诗谈薮》、《绿溪语》两卷、《咏史偶稿》、《潞郡旧闻》3卷。

  王发越(17941858),字英斋,号兰溪,黎城南委泉村人。出生贫苦农家,幼丧父母,依兄成人。清道光五年(1825)由拔贡举于乡。

  咸丰四年(1854),王发越调任广东盐运使,以年迈不适南方气候呈准辞职回乡。咸丰八年(1858)病逝。遗著有《倚云山房文集》12卷、《试贴诗》12卷、《南游吟草》4卷、《劝民歌》1卷。

  王四虎(18551906),黎城子镇村人。童年家贫,不满10岁就离乡背井,流浪涉县、武安一带,乞食度日,幸被一武安落子艺人收为徒弟,进戏班学戏。他虽不识字,但天资聪慧,手脚勤快,潜心学台词,刻苦练武功,深得师傅喜爱和悉心传授,一年便登台演出。他主攻二净,兼习须生,以新颖多变、高昂婉转的唱腔见长,表演则以《敬德背靴》的尉迟恭、《九华山》的三曹邯郸、永年等县,不仅谙熟武安落子,且把河北梆子、平调的许多本戏学到了手,冬季戏班“垛箱”,即走村串社,受聘坐科传艺。

  光绪十年(1884),城南村的天元班,为与上党绑子、上党皮簧争台口,抢观众,将王四虎从河北请回黎城教戏。他不仅带回《平辽东》、《包头山》、《三劈关》《九华山》、《高平关》、《龙头案》、《访通州》等大本传统历史剧,且把武安落子唱腔的优点和黎城落子(习惯称黎城闹戏)有机融合,并吸收上党绑子音乐、唱腔、演技之长,把原尺字调改为上字调,在服装、道具、文武场等方面作了必要的改革,用上党绑子的大锣、大钹、老鼓、板胡、笙、笛等乐器,穿上蟒、靠,舞台上出现大小幔幕、长枪、大刀、金瓜、钺斧等全副銮驾,这是黎城落子历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。

  光绪二十年(1894),子镇村人称“七先生”的杨国藩承办落子科班,延聘生、旦、净、丑皆能、文武场面全懂的落子艺人王四虎为掌班师傅悉心传艺。王四虎以教艺与演出,挑戏与练功相结合的方法,言传身教,苦心培育,一年多时间,就能上演《王定保借当》、《吕蒙正赶斋》、《搜杜府》、《打鸾英》等大本戏。不满3年,20多名艺徒脱颖而出,成名者有杨脏旦、杨满女、杨丑女、杨本彦、孙吞汉等。时伶吴晚文、王小秃、赵店刘胖、土门张崇德、台北丙寅等慕名先后投班学艺。名噪一时的王三和、杨恒禄、李福锁、杨成群、胡玉珍等优秀演员都是他的徒孙。王四虎有上党落子“宗师”之誉。

  光绪三十二年(1906),51岁的王四虎积劳成疾,与世长辞。

  常樾(18841912),字子发,黎城城内小南街人。出身寒微,不为境遇所挫。少负大志,胆识过人。每与友人谈论海外革命,则拍案曰:“我中国欲不亡,非实行革命不可!”

  光绪二十七年(1901),清廷下令“废科举,兴学堂”。次年,山西太原武备学堂成立,常樾认为是自己施展才能的时机,毅然赴太原考入武备学堂。除军事基本课程外,对史地、数理无不苦心攻研。他曾对学友说:“天下之事,匹夫有责,况我辈身为军人乎?”常樾于武备学堂毕业后,被派至北洋新军见习,以善体士兵,勤干操练,成绩优异,为上司赏识,任协军校。返晋后,任新军队官、督练公所调查马兵委员。

  光绪三十二年(1906)中国同盟会山西分会首次派荣炳从日本东京回太原,秘密组建同盟会。荣炳遵照同盟会在新军发展会员的指示,介绍常樾、张煌等加入同盟会。从此,在新军中播下革命种子。常樾等积极联络同志,开展革命工作。宣统元年(1909),由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温寿泉、阎锡山、黄国良先后回国,在山西新军中崭露头角。同盟会为掌握新军,将会员安置在重要岗位上。常樾被保荐为八十五标教练官。

  辛亥武昌首义,山西同盟会于1029日起义响应,击毙巡抚陆钟琦,推翻清政府在山西的统治,成立山西军政府,阎锡山为都督,常樾任军令部部长。赞襄军务,动合机宜,筹措军需,功劳卓著。

  于191215日潜行至太平县(今襄汾县)史村镇,被驻该镇谢有功所属童宝山部捕获。常樾形容举止,不似常人,童料为民军要人。决计杀之以邀功。常樾已知无可隐讳,坦然告以实情,讲明革命形势,劝喻其归顺,童不依。常樾乃大呼曰:“速杀我”!当被缚至镇郊,强令下跪。常樾不屈,行邢人员乃击其股骨而仆地。他大声曰:“可以见我死难诸同胞矣”!言未已而颈已断,围观者无不赞其牺牲之壮烈,时年仅29岁。

  崔振芳(19221941),山西洪洞县人,1937年(民国26年)冬参军时才14岁。他中等个子。圆长脸,黑眉毛,大眼睛,活泼精灵。他家里很穷,“七七”事变后,很快山西沦陷为敌占区,使他幼小的心灵饱尝了亡国奴的痛苦。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开到他村后,参加了八路军,因年龄小,在连部当通信员。1940年(民国29年)调团部司号班,学习司号和通信技术。他学习刻苦,遵守纪律,每天早起晚睡,坚持早三点在寒风刺骨的高山峻岭河滩深沟拔音调号,进步很快,不久就成为一个能够独立执行通讯联络任务的优秀司号员。年18岁,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当特务团成立第三营时,他调三营七连当司号员。

  1941年(民国30年)116,驻黎城的日军三十六师团葛目直幸大佐以222联队为主力,先后出动5000余人,9日奔袭西井镇,10日分路向黄崖洞兵工厂进攻。八路军总部为了保卫黄崖洞水窑兵工厂的安全,决定:特务团在兵工厂工人、自卫队和民兵直接配合下,同来犯之敌进行顽强的防御作战。10日下午,日军三十六师团以“钢铁大队”为主攻,以黄崖洞兵工厂为主要目标,分路占领上、下赤峪,11日拂晓前,以偷袭手段向三营七连阵地发起进攻。在前哨班和团侦察班的严密监视和抵抗下,敌人从右翼河滩迂回,抢占了槐树坪前哨阵地,于是,特务团前哨分队交替转移,节节抵抗,敌人紧跟攻击,企图一举突破南口阵地。日军偷袭不成,组织强攻,又遭特务团前哨分队和主阵地的抗击,被迫阻滞于特务团火网地带和雷区。又过了半小时,敌人炮火打毁了特务团的正面工事,当敌人攻开离七连工事二三十米处时,又被七连两侧的隐蔽火力杀伤。敌在惨遭失败后,又对七连阵地前沿和纵深进行毒气袭击。崔振芳发现敌人施放毒气,便立即报告了连长。他还没等连长下命令,就拿起号来,“嘟!嘟!嘟!”吹了起来。战士们听到司号员发出的防毒信号,大家立即用准备好的毛巾、洗脸布、口罩浸水后捂到鼻子上,进行防护。虽然少数人中毒较重,但因战前部队进行了防毒教育,有所准备,阵地上无一人丧失战斗力。当总部首长了解到敌人施行毒气袭击后,指示特务团炮兵排,用仅有的13发迫击炮弹轰击日军槐树坪的炮兵阵地和进攻出发地,给了敌人以应有的惩罚。下午3时许,敌人再次发起猛攻,分左、中、右三路冲击,攻击矛头针对崔振芳守卫的投弹所方向。敌人企图避开七连正面火力射击,从右翼突破,一举夺取南口,直取断桥阵地。这时,翼连长指示崔振芳、王世华两个机智灵活、战斗勇敢的老兵,专门投掷手榴弹。王世华被敌机枪打中了手,振芳火速给予救护,并对世华说:“你先下去,有我在,一定能够完成任务”。振芳转过头来,右崖前的敌人已经迫近,他和另一战友把一个个手榴弹揭开盖子,拉出拉火线,进入战斗状态。当日下午,敌人二次猛攻开始了,这次敌人多,速度快,攻势猛。振芳蹲在工事里隐蔽起来,等敌人接近时,立即两手开弓,像扔石头一样,把一个个手榴弹甩到敌群中,炸得敌人狼嚎鬼叫,他一共抛出一百多颗手榴弹,消灭敌人数十名,为牺牲的战友报了仇。傍晚,就在战斗将要结束的时候,他奋不顾身,拿起麻尾弹向鬼子兵甩去,被敌人机枪射中胸部,倒在投弹所地上,崔振芳为了抗日战争的胜利,为了祖国的解放,献出了年轻的生命。

  王士杰(19101942),又名仁虎。黎城东井村人。出身中农。抗日战争初任西井区区警,岩头岭主村村长。1941年(民国30年)11月,日军扫荡黄崖洞兵工厂时,岩头岭附近山沟大溶洞里有2000多名群众避难,日军在沟口搭帐篷,加岗哨,一日数次搜山。王士杰把民兵拉进山沟,分成三组,准备战斗。随后与王同会转到西井山上找区指挥部汇报。返回时俩人各扛一箱手榴弹,摸黑回岩头岭,被日军发现,王士杰为保护同志,机警地把手榴弹和情报投入井内,自己不幸被俘。日军要他说出黄崖洞有多少八路军,有几条路,遭王士杰拒绝。日军就给灌辣椒水,用烧热的铁锅往他头上戴,逼其说出情报。王士杰至死未吐一字,最后惨遭敌人杀害。反扫荡结束,抗日政府开大会追悼他,晋冀鲁豫边区政府赠给他“气节凛然”匾额一块,把他的尸体葬在长畛背村,并刻石以示纪念。

  石寸金(18931962),黎城西井镇樊家窑村人。给地主当长工30年。1943年(民国32年)春,太行山区久旱不雨,他响应党的号召,联合18户贫农组成全县第一个互助组,挑水点种,秋后喜获丰收,度过了荒年。

  1944年(民国33年),石寸金领导樊家窑、霍家窑、王家窑、南坡4个村的互助组建成互助社,奋战一冬一春,开荒造田,扩大耕地500余亩,秋后人均产粮1080斤。同年,石寸金加入中国共产党,被选为劳动模范,荣幸地出席了南委泉召开的太行区第一届群英大会,受到大会表彰,获奖大黄牛一头。

  1945年(民国34年),他发动群众开油坊、建药房、发展副业,解决群众食油和医药困难。为让儿童就近上学,他腾出自己的三间瓦房,用石板当桌子,办起简易小学。他还带领群众修成长达10华里的东湾根水渠,解决了人畜饮用水问题,使部分耕地成为水浇田,粮食亩产由100多斤增至500斤。

  1950年,石寸金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劳模大会,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的接见。1956年他领导的窑沟三村由初级社建成高级社。

  石牛弟(19191973),女,祖籍河南省林县仙岩村,抗日战争前逃难到黎城县背坡村落户。省级劳模。1938年(民国27年),他响应党的号召,同男劳力一起到武乡县显王煤矿担煤,每天爬山越岭,往返40多公里,送往彭庄八路军医院、兵工厂,受到政府表彰,评为劳动模范。1946年(民国35年),政府号召开展纺织运动,她发动本村妇女成立纺织厂,纺花织布,解决当时根据地军民穿衣的困难。当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53年成立初级社,任副社长,带领群众,植树造林,使背坡成为山西省的林业先进村。1956年转为高级社,她任妇联主席兼妇女队长,带领全村120名妇女,苦战10天,在东庄坡地上营造了两万多株树。10多年后,使这里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绿林。她曾四次被省委、省政府授予“劳动生产积极分子”、“劳动模范”、“红勤巧俭女标兵”等光荣称号。

  王廷佐原名恩贤,字廷佐,黎城城关镇坑西村人,长治四中毕业。1937年“七七”事变后,全国抗日救亡运动迅速展开,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在长治、沁县等地十分活跃,他随即参加抗日救亡工作,1938年(民国27年)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
  王廷佐性格开朗,长于言辞,多才多艺。参加革命后,先后任县牺盟会协助员、区长、财政、民政科长。抗日战争胜利后,扩展新区,调任太行二专署民政科长、三专署秘书主任。

  1948年(民国37年)随解放军南下,任湖北省郧西县县委书记兼县农会主席。不久,调任西郧专署副专员。建国后,任陕西省安康专署专员、安康地委书记兼安康军分区政委,陕西省粮食厅厅长。

  1954年后,王廷佐被选为中共陕西省一、二、三、四届委员会候补委员。1956年被选为出席中共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候补代表。

  “文化大革命”中,任陕西省铜川市铝厂党委书记、市委副书记。1981年因病逝世于西安。

  史纪言(19101983),字左卿,黎城东阳关村人。大革命时期,就读省立长治师范,与赵树理、王中青等组织发动驱逐校长范炳文的学潮。1931年(民国20年)后,在山西教育学院学习期间,任校刊《夜光》编辑和山西《民报》副刊主编,所编副刊以刊载新文学作品为主,使副刊面貌为之一新。1933年(民国22年)秋,奉中共地下党的指示,任国民党的《山西党讯》副刊主编,利用这块阵地刊载进步文艺作品和评论,提倡社会科学和新文艺。同王中青等同学参加“大众文艺研究社”,“太原青年文艺研究会”等文学社团活动。

  1936年(民国25年)夏,他于山西教育学院毕业,被聘为上党公立乡村师范代校长,王中青、赵树理分别为教导主任、语文教师。他们经常向学生传播革命思想,鼓励学生读爱国书,演爱国戏。组织学生从事革命活动,使乡村师范成为抗日战争前上党地区革命的摇篮。

  1937年(民国26年)11月,史纪言调黎城县牺盟会工作,经一二九师工作团团长李大清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,任黎城牺盟会协助员兼县牺盟游击总队政治主任。1939年(民国28年)夏,他率领牺盟游击队出击平汉线,在武安、磁县一带,攻碉堡、破铁路,战绩显著。

  1940年(民国29年),史纪言开始专门从事党的新闻事业,先后任《黄河日报》、《太岳日报》社长兼总编。1941年(民国30年)初调任中共北方局机关报《新华日报》(华北版)编委兼秘书长。后改为《新华日报》(太行版),史纪言任社长。1948年(民国37年)秋,太原解放前,史纪言在榆次创建中共山西省委机关报《山西日报》,任社长兼总编,为《山西日报》的奠基人之一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先后任山西省委宣传部长、省委委员兼文教委员会主任、省委常委、秘书长、山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会长,主管新闻工作。他十分重视新闻报导,先后写了《党报工作中的几个问题》、《关于通讯报导的几个问题》、《作又红又专的新闻战士》等文章。对青年新闻工作者的成长,受益匪浅。为了党的新闻事业,他倾注了毕生精力。

  史纪言身居要职,但平易近,常常走到马夫班,躺在床铺上,同马夫们拉家常;也经常坐在炊事员的住处,边吃边聊天。他不吃小灶,和一般人一起排队买饭。因此,人们都喜欢接近他。

  1972年初,任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常委兼秘书长、省政府常委。19809月,兼任山西业余新闻学院院长、省新闻协会名誉会长。

  19837月,在太原病逝,终年73岁。

  康丕烈(19171983),名武岐,黎城西庄头村人,幼年聪慧好学,高小毕业后,于1933年(民国22年)夏考入省立长治四中。1937年(民国26年)夏考入太原第一中学。时值抗日战争全面爆发,日军攻破忻口,逼近太原,在国土沦陷,民族危亡关头,他投笔从戎,返乡参加抗日救亡活动。同年11月,经八路军一二九师地方工作团李大清介绍,加入中国共产党,任牺盟游击队四中队政治指导员,率游击队配合八路军主力部队,出击平汉线,破铁路,攻碉堡,对敌展开游击战争,反击日军“扫荡”,巩固抗日政权。先后任黎城县政府秘书、壶关县民政科长、长治县民政科长,在开辟新区工作,发动群众开展反奸清算斗争中成绩显著。

  张岷山(19131986),原名引江,黎城龙王庙乡榔坡村人。太原国民师范毕业,中共党员。

  董桃气(19091988),黎城王家庄村人。1938年(民国27年)加入中国共产党,1941年(民国30年)在本村组织起第一个互助变工组,粮食产量较往年有所增长。第二年南委泉区委总结了王家庄“科学加实干,稳产又增产”的典型经验,在《新华日报》(太行版)头条发表。

  张步英(19131990),原名张步瀛,字艳唐,黎城洪井村人。山西省立长治师范毕业。1937年(民国26年)参加革命工作,1938年(民国27年)加入中国共产党,抗战时期任区长,黎城县政府秘书。1943年任陵川县县长。由于当地受日军“三光”政策的多次摧残,加以水、旱、蝗、瘟各种灾害,群众生活十分困难。他深入发动群众,组织生产自救,除奸反霸,安定社会秩序,给陵川人民留下深刻印象。

 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2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宏福大厦1007室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